当前位置:首页->廉洁文化

廉洁齐家|清正廉洁的家风
来源: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时间:2023-07-11

陈氏自三世祖陈秀进入仕途,就十分注重清廉自守,并且留下家训,传示后人。陈廷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做官之后,父母经常告诫他不能有贪心。康熙元年(1662),陈廷敬回家探亲,这时他还是翰林院的一个小官,其父陈昌期了解了他为官的情况,说:“汝清品正尔难得!”陈廷敬还京赴任之时,母亲张氏为他治理行装,告诉他说:你走吧,我为你娶儿媳嫁闺女、准备行李盘费,你“慎毋爱官家一钱”。

他父亲的话对陈廷敬来说是表扬,他母亲的话对陈廷敬来说是鞭策。自此,陈廷敬把父母的话牢牢记在心中,每想到父母的教诲,辄往往失声痛哭。到了晚年,他检点自己一生,清廉自守,果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于是他写诗道:“不负当年过庭语,先公曾许是清官。”

他做吏部尚书的时候,选贤任能,积弊悉除,投机钻营者不得进。康熙二十六年,陈廷敬五十大寿。有一个布政使,是省里管理民政、财政的官员,他为贪腐寻求庇护,拿着千金为陈廷敬送寿礼,并且愿意投入陈廷敬门下做门生,但是他见不到陈廷敬,就一连数日守在陈廷敬家门旁边的一个佛寺中等待,乘夜间进入陈廷敬家中,长跪哀请。陈廷敬大怒,大声呵叱,将他赶出去。过了几天,这个人就因贪污不法而被处分。

陈廷敬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而且特别注重教育家人后辈保持清廉之风。他的弟弟陈廷弼出任临湘知县,他写诗嘱咐曰:

宦途怜小弟,慎莫爱轻肥。

意思是说,小弟在宦途中,千万要谨慎,切莫爱轻裘肥马那样的奢华生活,要其保持俭朴的作风。他还常教导儿子壮履说:

更得一言牢记取,养心寡欲是良规。

也是要儿子清心寡欲,克己自守。他的次子陈豫朋在关陇间做地方官达六、七年之久,颇有政绩,清名远扬。他在豫朋回京之日,高兴地写诗勉励道:

敝裘羸马霜天路,赖汝清名到处传。

在他重掌阁务期间,其弟陈廷弼官任广东粮驿巡道,被人参讦为贪黩。遇到这样的事,陈廷敬大权在握,不难摆平,但职握枢机的陈廷敬闻讯后,根本未考虑也不考虑如何为其弟开脱,而是日夜惊恐,感慨万端,写诗告诫子孙:

凭寄吾宗诸子姓,清贫耐得始求官。

他告诫陈氏家族的子民,必须能够忍耐清贫。如果能耐得清贫,方可去求官做;如果耐不得清贫,不可求官,一旦做了官必然要贪污。这一句话,实际上是陈廷敬一生始终奉行的为官之道,也是他留给后人的至理名训。

清廉,不仅要不贪财,也要不贪位。陈廷敬在居官期间,常有归田思想,晚年多次辞官而不得。他被任命为刑部尚书时,其弟陈廷统任刑部郎中。按规定,有亲缘关系,不能在同一衙门任职,需要回避。陈廷统二话没说,就辞官回了老家。陈廷敬之弟陈廷扆任广东罗定州知州,其弟陈廷弼到广东任参议,辖罗定州。陈廷扆是下级,按规定也要回避,陈廷扆也立刻辞官归乡。陈廷敬之弟陈廷愫任河北武安县知县,任满后他毅然辞官回籍,陈廷敬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消息。

陈氏子弟视官位如蔽履,视利禄如粪土,所以入仕从政者多而绝无贪腐之官,正是得益于其清正廉洁的家风。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