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齐家|飞梭引线越千年,巧手织就富裕路
作者:王雅倩 指导老师:张燕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时间:2023-11-17
飞梭引线越千年,巧手织就富裕路
——海棠区北山村黎锦技艺传承人吉菊莲
“黎族腰织机一端固定于腰部, 一端用脚抵住,五彩斑斓的棉线在一穿一梭间绘制出美丽的图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吉菊莲,探寻她与黎锦的故事。
吉菊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黎族人,外婆和阿姨编织黎锦的场景是她幼年最深刻的记忆,炫丽的黎锦承载了吉菊莲五彩斑斓的少年梦,而成为黎锦技艺传承人便使她的少年梦想照进了美好的现实。嫁到北山村之后,偶然间她发现村里也有很多姐妹喜欢织黎锦,她们农闲时一起讨论织法,还一起参加黎锦培训。于是,2017 年在海棠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牵头成立吉菊莲职工创新工作室,这也是海棠区第一个黎锦专业合作社。如今,吉菊莲职工创新工作室已吸引 14 名村民加入,吉菊莲和她的团队不断创新,让黎锦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
千年技艺融合创新,黎锦作品走向世界。进入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荣誉墙上一张张属于吉菊莲和她团队的荣誉,这些荣誉证书是她们用付出与汗水浇灌出的丰硕果实。荣誉墙旁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了扬帆筑梦团队的所有成员——2019 年吉菊莲凭借着高超的织锦技艺,带着自己的黎锦作品,走进了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还将自己获过奖的作品送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吉菊莲表示:“那次给予我到联合国与外宾交流的机会,是大家对我的肯定;我非常自豪能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让黎锦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在展柜里,我们还看到了有很多融合现代元素的头绳,发卡,包包等。吉菊莲和她的团队非常注重现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致力于将传统的黎锦元素融入到现代时尚潮流中来。为了更好地推动黎锦文化发展,她的工作室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文创产品和服饰设计,创造出了更多的符合当代青年审美且又突出黎锦文化精髓的艺术精品。如今,她的工作室已经推出了各种风格独特、新颖时尚的文创产品和服饰,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这些文创产品和服饰设计都融合了传统的黎锦元素,以一种大胆、创新、年轻化的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做人和织布是一样的,一步错,步步错,需要认真仔细的做好每一步”。上午十点五十分,在吉菊莲职工创新工作室里,吉菊莲和我们说出了这句她践行了一辈子的话。对于她来说黎锦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家传承家风最珍贵的纽带。
织锦手艺代代相传。回忆起自己的成长过程,吉菊莲感慨万千。从小时候起,妈妈对她要求就非常严格,教导她做人要吃苦耐劳,做事要脚踏实地,生活要勤俭节约。时光荏苒,现如今,吉菊莲也已是一名母亲,她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时亦是如此,她非常关注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注重塑造并传承良好的家风和家教。吉菊莲认为,孩子们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每一步都要谨慎行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的言行深深影响着女儿董恩禹,在女儿小的时候,她教女儿织锦,在女儿粗心织错的时候,她非常严肃的同女儿讲,做人和织布是一样的,一步错,步步错,需要认真仔细的做好每一步。我们对待黎锦编织的态度要非常认真和细致,每一步都需要经过反复地琢磨和实践。只有如此,才能够编织出令人陶醉的黎锦作品,向大家展示黎族织锦传统技艺的非凡魅力。从此,织锦的念头在董恩禹心中渐渐生根发芽。2021年女儿董恩禹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及专业录取。她向梦想进发的旅程,离不开母亲源源不断的支持和鼓励。心怀感恩,向阳生长。大学期间,董恩禹在学术道路上不断精进,笃定地向着传承黎锦技艺,不断创新的目标进发。
吉菊莲始终秉持着“做人要吃苦耐劳,做事要脚踏实地,生活要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训,努力工作,不断创新,让黎锦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家风的重要性,彰显着家庭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贡献;
正是在这种优良家风的熏陶下,她的女儿董恩禹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勇毅前行,追寻黎锦之梦。优良家风如同一场春雨,润物无声,在岁月变迁中熠熠生辉。
相关附件: |